有一種光輝印記叫堅守,有一種時代精神是傳承,有一種歷史責任是擔當,歷史不會忘記他,他就是全國“五一”勞動獎章獲得者,他是——平凡的“勞?!?/span>

司機,是一個極其普通的職業。運材司機,更是在林業停伐前,一個非常平凡的崗位。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卻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15年運輸木材105975立方米;安全行駛51萬公里無重大行車事故;節約燃材料費39400元;駕駛一臺運材車運行13萬公里無大修,整整延長了一個大修期的不平凡業績。

他就是天橋嶺林業局退休職工鄒福會。1950年8月,鄒福會出生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,1967年上山下鄉,1971年參加工作,1990年入黨,2005年退休。他多次被汽車隊評為先進生產者,從1986年至1990年,連續5年被評為局勞動模范,1989年被評為省、州勞動模范,1990年5月1日被全國總工會授予“五一”勞動獎章,局黨政工聯合發文,號召全局職工向他學習。如今,只要在天橋嶺林業局提到鄒福會,老一輩林業人對他的事跡還能如數家珍……




學徒生涯奠定優秀品質
1974年,當鄒福會以學徒和助手的身份坐到夢寐以求的駕駛室里那一剎那,他在激動和興奮的同時,更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鄒福會清楚地記得:那年響水林場有四萬多立方米優質紅松要運出來,兩個多月的會戰,大家起早貪黑比著干,誰完成任務,只在光榮榜上寫上他的名字,又在他的名字下面掛上一面紙做的小紅旗,結果個頂個完成了任務。當時,沒有計件工資,沒有獎金,學徒工基本工資加林區津貼46.5元,經常加班加點,沒人講報酬;經常不休節假日,沒人有怨言。鄒福會步入社會的第一課,領略了工人階級的風貌,學到了工人階級的優秀品質,為他今后的成長定下了健康向上的基調。

前局黨委書記給鄒福會配戴紅

省勞模參加全國五一活動留念
愛車如命 安全行駛
汽車是鄒福會的命,是他的魂,在響水汽車隊,誰都不敢輕易碰他的車。一次鄒福會的徒弟魏興國掛檔時,變速箱咔咔作響。鄒福會心疼車,教訓了徒弟幾句,徒弟不服氣,小聲頂了幾句,師傅火了,徒弟只好乖乖地交出方向盤,說來也怪,車到了師傅手里,輕巧地掛上了檔。徒弟告饒了,可鄒福會心里的“疙瘩”卻沒有解開,回車隊已經是半夜時分,可鄒福會仍堅持把離合器、變速箱仔細調整了一番,才放心回家睡了半宿覺。

1985年,鄒福會分到了一臺嶄新的東風汽車,這簡直像娶了個新媳婦。他經常清理發動機,調整螺絲,就像伺候襁褓中的嬰兒。冬天,發動汽車前,他總要用搖把搖十幾下,然后慢速行駛,讓沉淀冷卻凝固的機油充分發揮作用,減少機器的磨損,才進入正常行駛。鄒福會寧可自己費心費事,怎么省車怎么干。一同進來的五臺東風汽車,只有鄒福會的917號,運行13萬公里無大修,整整延長一個大修期。
開汽車,安全最重要。鄒福會是個有心人,他總結出三個相結合,防止和處理行車中出的意外情況。一是把車速、觀察和鳴笛結合起來,二是把禮讓三先有機結合起來。三是把突發情況和自救結合起來。開車前,鄒福會總要先查看一下周圍有沒有障礙物,有沒有不安全因素。如果木頭裝得不牢靠,寧可耽誤時間,非要裝車工調整好不可。保持中速行駛,下坡拐彎時,把車速控制在最安全的速度上,對面來車了,不管是拖拉機,牛馬車,甚至是騎自行車的人,鄒福會都要先減速、先停車、先讓道。由于鄒福會愛車、護車,他的車不“趴窩”,出勤率高,十五年, 鄒福會干了十八年半的活,安全行車51萬公里,相當于平平安安地繞地球十二圈半。
勤儉節約 敬業奉獻
鄒福會的“小摳”也是出了名的。他的車能用舊的零件,絕不用新的。別人不用的廢電瓶,他撿回來,兩個舊電瓶抽格子拼到一起繼續使用。剎車摩擦片不值幾個錢,可他都要用到磨出鉚釘才扔掉。在鄒福會眼里,只要有一點利用價值,他都要收拾起來,能用時用上。在林場裝車,司機一般都開車去幾里外的中間站吃飯,熱湯熱水熱屋子。鄒福會心疼車、心疼油,寧可窩在駕駛室里吃涼飯。鄒福會把每公里運材一立方米的燃材料費由規定的6分3厘節約到5分3厘??蓜e小看這一分錢,日積月累十五年,鄒福會累計節約燃材料費39400元。

鄒福會與時任州林管局領導合影

與局領導座談
由于工作表現突出,鄒福會被分配到養路段大安道班當了班長,即是班長,又是司機,還是裝卸工,工作變動了,勞模的本色依舊。雖然上下班的時間有一定的規律了,可他總是第一個上班,最后一個下班,他要把當天的工具都檢修好,把第二天要使用的器械準備好,把所有的工具都整理的整整齊齊、干干凈凈;他愛車,仍然像愛護他的眼睛一樣,刷車、擦車、檢修是他每天下班前的必答作業;在養路過程中,他總是身先士卒、率先垂范,填坑墊道一絲不茍,班里的同事有不合格的,他總是嚴肅指出,并和當事人一起填好,補平,只為了讓運材公路多一些平坦,讓運材司機少一些顛簸。自從鄒福會擔任大安道班班長以后,大安路段成了響水車隊運材司機最喜歡跑的一條路。
堅守本色 傳承精神
1990年,局黨政工聯合發文,號召全局職工向鄒福會學習。響水汽車隊提出了“遠學吉化人拼搏進取比貢獻;近學鄒福會立足本職創一流”的口號。

鄒福會做事跡報告
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。隋憲明是鄒福會的大徒弟,1984年出徒時接手了一臺舊車,由于車況不好,這臺車一個月跑不上半個月。小隋按照師傅教的套路保養車,這臺動不動就耍驢脾氣的舊車竟月月滿負荷運轉,工作量一下子超過了新車。1989年到1991年,小隋的一臺新車也運行十三萬公里無大修;響水汽車隊檢修段段長、共產黨員季盛軍研制了方便安全的折疊爬梯,修舊利廢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;50歲的養路工王景好曾40天沒回家,帶領工人起早貪黑維修運材公路。在響水汽車隊成立的二十多年里,共涌現出兩個省州勞模,三個局勞模和一批先進人物。
鄒福會勤儉節約、敬業奉獻的精神不只感染、帶動了那個年代的同事、朋友,還傳承給了他的子女們。鄒福會有兩個兒子,大兒子一家在外地打工,連年都是單位里工作標兵,二兒子、兒媳是林業局的業務骨干,2016年,雙雙被提拔到基層領導崗位。認識鄒福會的老鄰居、老同事、老朋友都說是“老鄒家是老子兒好漢,這個家庭不簡單!”
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“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,我們始終要崇尚勞動,尊重勞動者,始終重視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?!?/p>

做為一名普通工人,鄒福會的精神是充實的,在平凡的工作中,實現了自我價值。林業正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鄒福會這樣的優秀兒女,才為祖國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。成為國家建設的砥柱中流。當前,林業正處在停伐轉型的關鍵時期,更需要這種勤儉節約、敬業奉獻、愛企如家的時代精神,讓我們以鄒福會為楷模,傳承和弘揚之種“勞?!本?,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,以一絲不茍的態度、精湛的業務和嚴謹的工作作風,為林業的發展做出新的,更大的貢獻。